以光为笔 智绘未来 | 钧雷光电打造智能监测全新范式,筑牢基础设施安全生态体系根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量子科学与AI驱动的基建安全守护者
 

 

钧雷光电创立于2019年,是一家以量子科学与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高科技企业,与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深度合作,致力于光电集成技术、智能机器人、无线自组网系统、大型结构监测系统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市政、地铁和应急等行业。

 

公司以客户需求驱动创新,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携手铁路行业权威机构,深耕铁路设施与机车运行安全运维方案。凭借深厚技术积累,规划陆续推出高铁路基沉降激光监测系统、铁路设施病害检测装备等系列前沿产品,以创新成果赋能行业发展,致力成为铁路安全运维智能化领域标杆。

 

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22个省直辖市,在铁路及地铁领域已实现规模化监测,完成市政基建项目100+,服务于边坡、隧道、桥梁、路基、基坑、高层建筑等复杂场景,为基础设施安全运维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及双软认证企业,钧雷光电通过了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实力与产品可靠性得到权威认可。

 

 
 
从技术攻坚到产业生态布局
 

 

钧雷光电核心团队汇聚量子物理、人工智能、岩土工程等领域专家,开启光电监测技术自主研发之路

 

技术迭代:联合某高铁启动国家级课题,攻克高铁轨道沉降、隧道变形等监测难题。启动轨道巡检机器人研发,搭载AI视觉与多模态传感器,实现无人化巡检;全新云平台架构上线。

 

战略升级:成立院士工作站,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聚焦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产业化。确立智能监测、智能云平台、智能机器人三大产品线,形成“端-边-管-云-智”全链路解决方案,覆盖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院士领衔,创新驱动
 

 

钧雷光电的崛起,源于对技术创新的极致追求与产业生态的深度布局。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科研力量,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应用”创新链,累计申请专利超20项,主导制定行业标准。

 

 
  • 全场景解决方案:从毫米级精度的激光传感器到自组网通信基站,从边缘计算终端到数字化云平台,提供“监测-传输-分析-预警”一站式服务,降低客户30%以上运维成本。

  • 极端环境适应性:产品通过极端宽温测试、高规格防尘防水认证,在高原、隧道等极端场景中稳定运行。

  • AI赋能预测性维护: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设备健康管理模型,提前48小时预警结构风险,误差率低于0.5%,助力客户实现“零事故”目标。

 

 

 
硬核产品,重塑行业标杆
 

 

 

▶ 激光沉降仪

 

是国内首个达到“亚毫米级”的沉降仪,测量精度可达0.3mm,分辨率高达0.02mm,能够满足对微小沉降变化的精确监测需求。可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测。支持设备设施智能化管理,推进高铁运维由“故障修”和“计划修”转向“状态修”和“预测修”的智能化新模式。

 

具备垂直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和倾角监测功能,适用于多种场景的结构变形监测,提供更全面的监测数据。配备内置温度传感器,实现智能温度补偿,确保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保持高精度测量,可在-40℃至+65℃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外壳采用铝合金材料,防护等级高,有效防尘防水,适合各种劣环境中的长期使用。

 

▶ 多信道基站

 

专为节点管理设计,具备入网、信道分配、数据传输以及上下行数据通信功能。基站配备独立的网络管理信道,能够实时管理网络节点,实现节点的即插即用。

 

该无线通信基站使用433MHz国际业余通信频段,无需频段申请和使用费确保通信稳定、可靠且成本低廉。基站外观设计美观,安装简便,可选择水平放置或挂墙安装,操作简易,适应多种应用场景。

 

▶ 静力水准仪
 

 

是利用磁致伸缩原理开发的一款液位测量仪器,采用非接触测量方式,寿命长,环境适应强,不需要定期标定和维护;产品为绝对量输出,重启不需要归零;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高重复性的技术特点。采用标准RS485-MODBUS通讯信号输出。

 

是测量基准点和建筑物各个测点间相对高程变化的专用精密仪器。具有整机尺寸小、安装简易、更换方便,户外安装温漂影响小、防水性好、防雷击等特点。

 

▶ 数字化安全监测云平台
 

 

钧雷光电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安全监测云平台,集成数据中心、监控中心、设备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满足多类应用场景需求。通过各种信息采集传感器,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并将采集的信息通过AloT网络传输,从而实现对环境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数字化安全监测云平台分感知层、通讯层、协议层、数据层、应用层等多层架构设计。支持高并发、高容量、高效率,安全稳定可靠;支持抽象的虚拟设备管理,开放式第三方API接口;支持多平台、多系统、桌面及移动端管理,以构建物联网系统生态为目标。

 

 
 
六大场景,全域覆盖
 

 

钧雷光电针对基础设施安全痛点,打造六大标准化解决方案:

01
隧道监测场景

隧道安全监测采用各类先进传感器,科学选择监测部位和检测项,覆盖隧道结构、环境、动态等多方面综合监测。纯无线、轻量化的设计,安装简单、快速,满足(运营期)隧道空窗期短的特殊性,对正在掘进的施工期隧道安全监测监测点随时扩展、迁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支持。

claudia-soraya-13MzGKuJYSw-unsplash.jpg

02
边坡监测场景

边坡安全监测采用各类先进传感器,科学选择监测部位和监测项,覆盖边坡结构、环境等多方面综合监测;综合应用多系统、多手段,融合关联无缝对接;地面传感网络采用纯无线、轻量化的系统设计,安装简单、快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在野外边坡通讯困难、无电条件下实现快速部署,实时预警边坡灾害。

03
桥梁监测场景

采用各类先进传感器,科学选择监测部位和监测项,覆盖桥梁结构(应变、沉降、位移、倾斜、裂缝等)、材料(腐蚀等)、环境(风速、风向、降雨、湿度等)等多方面综合监测。单一桥梁的监测项监测点可随时扩展,紧急情况下能方便的迅速接入应急监测设备;集中分布的多座桥梁可以共享数据,基站可以实现超低成本、超快速度的集群监测部署。

04
路基监测场景

路基作为铁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列车的运行效果。微小的路基沉降,哪怕只有毫米级,都可能导致轨道不平顺,威胁高速列车的行驶安全。针对这一痛点,钧雷光电经过精心研发,推出了一款革新性的激光沉降仪。这款仪器以其卓越的性能,为路基监测提供了更先进的解决方案。仅需将激光沉降仪安装在每个电杆对应的CPIII监控点上,它便能实现亚毫米级的实时相对位移监测。

05
房屋监测场景

部署智能倾角计和激光位移计进行受测点的倾斜沉降监测。依托于物联网+传感器的解决方案,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针对一些老旧房屋的结构进行如倾斜、沉降、开裂等微小变量在线监测。为评估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效数据作为依据,及时提醒房屋使用人和相关单位处理房屋的安全隐患,延长房屋安全使用年限的同时保障住房人的生命安全。

06
基坑监测场景

基坑安全监测解决方案采用各类先进传感仪器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情况、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周围地表沉降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基坑的形变数据,真实反映基坑开挖阶段、支护施工阶段、地下建设施工阶段及竣工周边相邻建筑物、附属设施的稳定情况。

 
创新为本,责任为先
 

钧雷光电以“成就客户、锐意创新、自我批判、诚信进取、敬业担责、合作共赢”为核心价值观,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基因。成立7×24小时应急响应团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从全要素感知采集到人工智能决策,从单一产品到全场景生态,钧雷光电始终以“科技守护安全”为初心,坚守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幸福,为社会贡献美好未来”的企业使命,用创新书写中国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智慧化升级的新篇章。

 
联系电话:
 
0755-23010830
 
1957546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