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感器系列

    • 无线采集系列

    • 基站系列

    产品中心
    •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 桥梁工程安全监测

    • 隧道工程安全监测

    • 边坡工程安全监测

    • 轨道交通安全监测

    应用领域
    • 南方科技大学·联合实验室

    • 安全监测行业标准规范

    资源中心
    • 公司简介

    • 人才发展

    • 公司动态

    •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一、方案背景

 元132年,张衡制造的“候风地动仪”能够“预测地震”,准确记录地震。时间进入21世纪,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影响着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据调查,全国所有的县级行政区中,有75%在山区,而75%的山区县级行政区聚集了全国56%的人口。由于山区居住的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分布广,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导致的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和复杂的地形地质因素等,每年汛期,随着暴雨或冰川融化,极易形成泥石流、山体滑坡、山体崩塌等自然灾害。居住在山区的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面临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其中7400万人直接受到影响。

地质灾害的防御策略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抢”,防御防治的方法是既要采取工程措施,提供工程防治标准,也要采取非工程措施,建立综合预防减灾体系,提高防灾抗风险能力。

因此,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防治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性措施。通过对地质灾害多发区域进行动态化监测,获得精确的观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安全性诊断,采取措施,对预防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方案设计

采用各类先进传感器,科学选择监测部位和检测项,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典型地质设计方案,覆盖地质结构(位移、裂缝、土压力等)、自然条件(降雨、水位等)、动态(次声、泥位、湿度等)等多方面综合监测;综合应用多系统、多手段,融合关联无缝对接;地面传感网络采用纯无线、轻量化的设计,安装简单、快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紧急情况下能方便的迅速接入应急监测设备,为应急指挥提供支援。

地质灾害监测需求描绘图:

①海底滑坡②江岸崩塌③滑坡④河流泥石流⑤侵蚀崖⑥崩塌⑦岩体滑坡⑧道路建设造成的山体滑坡。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拓扑图

 

三、监测项及采用设备

 

 

序号

监测项

监测设备

1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固定式测斜仪

2

 

裂缝

拉线式位移计

3

智能激光位移计

4

湿温度

土壤湿度计

5

地下水位

一体化水位计

6

地表位移

GNSS

7

降雨量

一体化雨量计

8

沉降

多点位移计

9

声音

次声传感器

10

崩塌状态

崩塌计

11

泥位

雷达泥位计

12

 

报警器

 

四、方案特色

 

  • 多传感器融合,更及时的响应速度:多个传感器之间相互激励、融合,实现对监测对象综合感知,以及更灵活的数据采集分析策略。
  • 赋予基站本地处理,更出色的应急能力:基于雾计算技术,赋予基站本地处理,在地灾紧急情况下实现快速判断、及时处理,提前预警。
  • 无线低功耗,更优化的组网策略:多种通讯手段,配备低功耗电池供电,降低项目建设运营成本。

 

五、依据规范

①《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1-200)

②《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标准》